2021年

1、党建工作:完成学院“十四五”规划制定;扎实做好疫情防控;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顺利通过验收;精心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高标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与冀北电科院校企党委共建工作,内容丰富;完成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入校考察;工程热物理教研室党支部完成教育部第三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申报;“我为师生办实事”取得良好成效;落实教职工集中学习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做好安全、统战、意识形态和保密工作。

2、学科建设:完成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成功申办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完成国家储能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方案并通过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评审;申报国内首家“氢能科学与工程”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双万计划”专业;多次召开了学科发展专题会议,研讨国家“双碳”战略和学校双碳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实施教研室和研究所双轨制,结合国家双碳战略布局,成立储能电池材料与应用技术等3个研究所。

3、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结构更趋合理,学术带头人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取得进展;2021年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3人,1人入选国家青年高层次人才计划;翟融融荣获北京市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李季、王修彦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李季荣获2021年度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杜小泽为带头人的“工程热物理教研室育人团队”获评2021年“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王清洋入选2021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孔艳强入选北京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4、科学研究:继续扎实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组织工作,共获资助11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获批国家级军工重大项目一项;与中国华电集团、国电投、中广核、京城机电、特变电工等多家能源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成功举办第四届传热传质青年学术论坛;电站能量传递转化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建设验收;陈海平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顺利通过科技部绩效评价;张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徐进良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2021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

5、本科人才培养:《工程热力学》获首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和教学名师团队;《工程图学》获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全面启动了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完成了2021版培养方案修订,完成了2021版主干课程大纲修订;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获得特等奖1项,并获得优秀组织奖;首届(2021年)全国能源动力类专业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展示获得6项优秀,获奖数量居国内高校前茅;第十三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吴仲华学院”启动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

6、研究生人才培养:作为牵头组织单位,成功获批学校唯一能源动力专业型博士点;新增“氢能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博硕士点;国内首批设立“储能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并启动招生;继续推进博、硕研究生毕业论文全部盲审。

7、学生工作:以“学、思、践、悟、行”落实党史教育;抓学风,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帮扶性辅导和发展型辅导,促就业,开展考研、就业规划深度辅导,学院2021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5.23%,本科生读研率为53.22%;保稳定,建立了四级危机事件信息反馈网络机制,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帮扶困难学生,通过博爱基金会开展各项资助。

8、其他工作:成功举办学校运动会并获突出贡献奖;校内首家成立校友会能动学院分会;获评北京市先进教职工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