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学子登上《人民日报》
时间: 2025-05-06 来源:
2025年5月4日、5日,《人民日报》刊登《2023—2024学年度本专科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我校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2022级硕士究生李·萨仁高娃荣登榜单。
国家奖学金是教育部为表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设立的最高荣誉,2023-2024学年,全国共有9万名研究生获奖,其中,100人登上《人民日报》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
2017年,受益于国家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李·萨仁高娃考入我校少数民族预科班。从乌鲁木齐到北京,跨越三千公里的求学路,成为李·萨仁高娃人生的转折点。
2018年,李·萨仁高娃开始进入本科阶段的学习。2022年她成功考研上岸,开始新阶段的学习。
硕士研究生期间,李·萨仁高娃研究聚焦固体废弃物能质梯级利用的多能互补系统,建立了固废资源化利用的多联产系统。她提出的先进能源系统耦合方案获行业顶级期刊审稿专家的认可,并公开发表。李·萨仁高娃先后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撰写专利及软著共计8项。
2024年,在课题研究中,李·萨仁高娃作为学生负责人,综合考虑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之间的时空互补差异特性,提出了跨省区清洁能源基地间的电力供应协同互补机制。在此基础上,她进一步深耕细作,基于新疆地区能源支撑能力,提出了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布局及规划配置方案。
李·萨仁高娃表示,“能够为家乡发展贡献绵薄之力深感荣幸与自豪,这份科研经历不仅让我在专业领域得到了锻炼与成长,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青年学子应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的进程中。”
学习科研之外,李·萨仁高娃始终铭记“饮水思源”的初心。
她与团队成员一起策划组织了“新疆学子百村行”“青春建功新时代”等社会实践活动,将脚步延伸至新疆的社区与村落,举行国旗下爱国宣讲活动,在家乡传递爱国情怀。
从少数民族预科班到专业排名第一,从新疆到北京,这一路是从李·萨仁高娃的梦想之旅,也是她不断前行、追求卓越的非凡历程。
“我深深感恩党和国家政策的温暖关怀,感谢华电老师们的悉心培养,在国家和学校的托举下,我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勇敢追梦。”李·萨仁高娃如是说。
未来,李·萨仁高娃计划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深耕科研,践行“能源报国”的崇高理念,为新疆地区的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贡献力量,为实现双碳战略贡献出自己的青春能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初审:朱慧花 兰添
复审:刘馨浓 汤明润
审核:卜叶蕾 王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