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第二届全国储能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
时间: 2024-09-30 来源:
为进一步深化交叉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推动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学科、人才、科技与产业高质量发展,9月27日至29日,由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储能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刘吉臻,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吴爱华,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房方出席论坛开幕式。来自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理化所、国家能源集团科研院、中国一汽等5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和博士生参加了论坛。开幕式由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执行主任徐超主持。
吴爱华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介绍了北京市昌平区的地理、资源和人才优势。他指出,昌平区拥有先进能源产业优势,汇聚了大量“两张网”、“三桶油”、“五大发电集团”和一大批民营高科技企业,形成了技术研发优势,昌平区围绕技术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先后开展了能源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取得了一大批先进能源技术成果。他强调,昌平区与高校双向奔赴、共生成长,已经进入了深化合作快车道,昌平区先后建设了北京新型储能示范区、未来科学城“能源谷”等一批优势创新平台,深入探索校城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探讨储能领域前沿技术,加强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利用,推动储能领域学科、人才、科技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房方代表华北电力大学向本次论坛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储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储能领域综合性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提升储能产业人才整体素质,是推动我国能源和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华北电力大学聚力打造能源领域战略科研力量,积极探索储能领域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已搭建起一个面向储能领域全面开放的高水平产教融合科技创新平台,具备围绕储能安全—储能系统—氢储能等方向开展科研攻关和产教融合的实践条件。他强调,华北电力大学将以服务“双碳”战略目标为己任,持续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探索,聚力培养储能行业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与全国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一起,竭力为中国能源强国建设和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开幕式上,浙江绿储科技有限公司与华北电力大学举行了储能学业奖学金合作签约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教授、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研究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资深专家来小康、北京大学杨荣贵教授、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副所长李先锋研究员、北京大学郭少军教授6位专家围绕储能技术学术前沿和工程问题作了大会报告。
本次论坛设置了电化学储能、物理储能、氢能制取与利用、储能装备与系统、储能系统集成与控制、其它储能关键技术6个分论坛。9月28日下午和9月29日上午,100位博士生做了分论坛报告和墙报展示,40余位专家学者对报告和墙报进行了点评指导。专家学者共同展开积极讨论和热烈交流,碰撞出学术思想的智慧火花。
9月29日上午,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杜小泽主持闭幕式,本次论坛产生了6个最佳口头报告,18个优秀口头报告和12个优秀墙报,闭幕式上,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范利武、徐超等教授为获奖者颁发了证书和奖励。作为下一届论坛主办方,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高建民在闭幕式上致辞,他诚挚邀请广大专家学者2025年相聚哈尔滨工业大学参加第三届全国储能科学与工程博士生论坛。
本次论坛由华北电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7家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联合主办,并得到了湖州工业控制技术研究院、浙江绿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格瑞天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东华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天津德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威尔电子有限公司、中科正信(北京)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论坛旨在为全国储能领域学术交流搭建平台,加强高校、企业、政府之间的互动,促进储能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和行业发展。
初审:王 敏
复审:徐 超
审核:杜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