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学院2022年新晋升教授4人、副教授7人、正高级工程师1人,副高级工程师1人
时间: 2022-04-06 来源:
3月31日,根据学校《关于陈艳波等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通知》(华电校人〔2022〕4号)文件公布,经华北电力大学专业技术职务学术评议组评议,评聘委员会表决通过,学院陈宏霞、陈林、纪献兵、李元媛4人晋升教授,柳华蔚、任宇、高青风、廖志荣、孟境辉、王亮、李莉7人晋升副教授,徐二树晋升正高级工程师、王家伟晋升副高级工程师,自2022年1月1日起,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并聘任。
初审:王敏
复审:张冬月
审核:杜小泽
陈宏霞,女, 博士,教授。2009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英国诺丁汉访问学者,国际仿生学会会员,中国化工学会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总装联合基金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科研技术推广转化横向项目2项;参与多项国家重大项目、省部级攻关及横向项目。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PCT美国发明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11项。主要研究方向:多相流相变换热、表面改性及微结构耦合强化换热、复杂环境下的腐蚀与防护。
陈林,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主持华能、国家电投等企业课题多项,主持教育部能动类专业教改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创新创业项目1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50余篇,有多项发明专利取得授权。主要研究方向:微纳米导热复合材料、高热流密度相变传热、电池储能系统功率调配及热管理。
纪献兵,男,博士,教授。2009年毕业于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科技部“863”子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中国核动力研究院纵向合作项目1项,参与徐进良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项目2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相变传热、节能及高热流密度电子设备冷却。
李元媛,女,博士,教授。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长期围绕多能互补系统耦合机理与运行策略、储热材料选型与物性优化开展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横向项目1项。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SCI他引400余次,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担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分会秘书长及青委会副主任。作为主笔人之一撰写中国科协十四五学科战略规划报告。
徐二树,男,博士,正高级工程师。1986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4项,完成企业横向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3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主持开发了国内首台500 MW超临界火电机组全范围仿真机,建设完成了国内首台MW级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主要研究方向:复杂热力系统建模与仿真、分布式能源和太阳能热发电。
柳华蔚,男,博士,副教授。201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收录论文1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指导学生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测量方法及应用、光伏/热系统太阳光谱分频。
任宇,男,博士,副教授。2014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装备发展部“十三五”装备预研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项。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10余篇,文章他引110余次。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军用轻合金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极端载荷条件下的响应特性、新型储氢合金材料等。
高青风,博士,副教授。2007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清华大学博士后出站。主持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项、横向项目2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获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发明奖二等奖一项(排名五)、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三);指导学生科技竞赛获北京市一等奖一次、二等奖四次;获校级教学优秀奖、本科百篇优秀毕业设计奖、优秀班主任、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各一次。主要研究方向:先进制造技术、电力行业特种机器人。
廖志荣,男,博士,副教授。201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工研究所,2019年加入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交叉学科创新专项和国家电网技术合作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主要研究方向:相变传热传质机理、热质储能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孟境辉,男,博士,副教授,2015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中央高效基本科研项目和北京电信等技术合作项目,发表SCI/EI收录期刊论文20余篇,文章引用700多次。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系统里的能量转换利用与热管理、节能节水减排综合降耗以及基于反问题的智能优化和评价方法。
王亮,男,博士,副教授。201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企事业科技委托项目1项;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介观数值方法的理论与应用、非常规颗粒气固两相流、多孔介质流动与传热/传质、微尺度流动等。
李莉,女,博士,副教授。200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持JG项目2项,参与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发表SCI/EI收录期刊论文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强化传热传质,燃气轮机关键高温部件冷却等。
王家伟,男,博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20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主持中央高校面上项目2项和企业委托项目3项;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包括86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等;多次开展现场实验,带领学生参与完成三十多项企业委托项目的研究工作。近几年来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SCI 8篇,EI 1篇),作为共同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3项。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市优秀毕业研究生、获得优秀班主任4次、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优秀共产党员、校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独立指导本科生获得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三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