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平教授团队顺利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综合绩效评价

12月1日—2日,科技部高技术中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专项办在北京(线上)组织了我校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陈海平教授负责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燃煤发电机组水分高效低成本回收及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综合绩效评价,项目评价专家组由9位技术专家和3位财务专家组成。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陈海平的汇报,对照项目任务书的要求,查看了项目成果视频演示,审查了相关资料,经过认真质询和讨论,形成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专家组意见,顺利通过了该项目绩效评价。

项目由华北电力大学牵头,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建投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林业大学、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参与,是国内第一个采用复合膜法回收烟气水分及余热的工程示范项目。

项目于2018年5月启动,历时三年,期间经历了多次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在项目组成员的不懈努力下,针对燃煤发电机组烟气水分高效回收及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重大需求,以燃煤机组水分回收与处理过程中的热质分布及传输规律为主线,从过程机理与单元部件、系统集成与成套装备、工程试验与性能评价三个层面,研究了烟气和废水的理化性质对跨尺度界面上气(汽)-液-固多相流传输以及汽-液跨膜热质传递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固相/晶相在膜组件和换热表面上的沉积特性、污染机理及防控策略,获得了烟气水分回收及废水处理系统物质流分布与能量流需求特性,及其与机组热力系统能量梯级利用过程匹配机制。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仿生超亲/超疏水陶瓷复合膜和纤维复合膜,具备了规模化生产的成套技术,突破了复合膜组件的封装及其成套技术,提出了双循环系统优化工艺流程,建设了330MW燃机机组烟气水分回收利用系统的示范工程,经第三方测试,连续运行168小时,烟气水分回收率为62.18%,pH为7.25,电导率为14.7μS/cm。研发了闪蒸析晶装置、热膜蒸馏复合膜及其组件,提出了废水提浓+低温扩容+闪蒸析晶+热膜蒸馏的燃煤机组废水深度处理系统的集成设计方案,建成了2×330MW燃煤机组废水处理及回收装置的示范工程,经第三方测试,连续运行168小时,废水回收率为94.58%,产水电导率为16.3μS/cm,并产出二级氯化钠盐。研究成果的节水减排效果显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在燃煤发电机组烟气水分高效回收及废水深度处理领域,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项目研究成果的节水减排效果显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双碳”战略目标大背景下,该技术有望进一步推动燃煤电厂实现节能降耗,促进燃煤发电技术高质量发展。

审核:肖万里、陈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