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环境纵向党支部召开“培养联系人培训方案”专题研讨座谈会

为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提升培养联系人履职效能,切实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及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材料环境纵向党支部近期在主F620会议室召开培养联系人培训意见座谈会。本次会议由党支部指导教师张冬月主持,支部全体党员参会。与会人员围绕由材料环境纵向党支部牵头草拟的《材料环境纵向党支部培养联系人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展开深入讨论,聚焦实际工作痛点难点,提出多项优化建议。

图片3.jpg

会上,张冬月首先强调了培养联系人工作的重要性。她指出,培养联系人是保障党员发展质量、强化党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她表示,本次座谈会旨在收集支部党员在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意见,聚焦培养联系人怎么选、怎么做、怎么考核等关键性问题,针对方案落地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查漏补缺,推动培养联系工作更贴合支部成员需求、更具实操性。同时,结合大家在入党环节中的切身感悟,为培养联系人如何更好发挥作用各抒己见。

随后,参会党员结合自身经历与工作实际,从调研方式、交流形式、文件结构、考核机制等多个维度踊跃发言。在调研与跟踪方面,部分党员同志建议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与党支部内部成员、课题组成员了解情况,依托日常接触频繁同学的优势补充信息盲区;同时提议建立发展对象专项跟踪表格,实现不同培养阶段表现、考核情况的时间维度可视化记录,确保培养过程可追溯。

针对交流与对接痛点,部分党员同志提出多项务实建议。考虑到研究生联系人与本科生对接成员的专业背景差异,建议党支部结合联系人家乡、自身专业和学习经历等信息进行匹配,便于开展针对性思想指导;针对大四备考、研三毕业等时间紧张的情况,倡导以扩展沟通方式和平台,保障联系常态化;此外,为改善联系人与被培养人初识陌生的问题,建议党支部搭建线下见面会平台,集中介绍双方情况,夯实联系基础。

文件结构与流程优化是本次讨论的重点之一。有党员指出“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和方式”不仅要有笼统原则性要求,更要明确具体行动事项;同时针对材料填写不规范、交接流程不顺畅、联系人业务不熟练等问题,建议搭建支部群交流平台,方便成员共享信息、咨询问题。

考核与责任划分议题引发热烈讨论。部分党员同志建议明确党员发展过程中各项问题的责任归属,同时建立定期反馈机制——党支部收集学生对联系人的匿名意见,组织联系人工作沟通会,避免履职不到位情况;同时建议细化考核不合格的具体条件,明确红线;同时限制每位联系人的负责数量,避免工作量过大导致培养不到位。

图片2.jpg

会议最后,张冬月对党员们的积极建言表示肯定和感谢。她表示,支部将系统梳理本次座谈会提出的建议,形成书面材料,为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培养联系人的培训工作提出参考。后续,党支部将进一步优化细则,率先示范,推动培养联系工作更规范、更高效、更贴合实际需求。本次线下座谈会收集到的意见,凝聚了支部成员共识,为后续提升党员培养质量、强化党组织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初审:付云娣

复审:张冬月

审核:薛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