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锴
时间: 2024-09-02 来源:
姓名:张 锴
职称:教授(二级)、博导
职务:热电生产过程污染物监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院系: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
(1)微波/等离子体等外场强化技术
(2)含碳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3)电化学材料及单元装置
(4)基于大数据的快速检测技术
(5)清洁高效燃烧发电与污染物控制
联系方式:
电话:010-61772413
邮箱:kzhang@ncepu.edu.cn
地址:主楼B215
个人简介及主要荣誉称号:
1989年获南京化工学院学士学位,1992年和1996年分别获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工作,1999年应聘为副研究员;2000年赴英留学,在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从事合作研究;2003年归国,应聘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2009年入职华北电力大学,创建能源化工中心和华北电力大学-爱丁堡大学中英二氧化碳联合研究中心,2013年发展为热电生产过程污染物监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现任中国颗粒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过程模拟及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学会Chinese Fellow、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和英国爱丁堡大学**、山西省烟气污染物智能深度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等;曾任国家科技部十二五863先进能源领域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编写组成员、科技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报告》编写组成员、科技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会理事、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近年来,先后负责国家科技部863课题和基金委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面上项目及省部级和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和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等国家及省部级奖励7项;授权国家专利30余件,部分实现工业化应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SCI收录百余篇),他引3000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大会及特邀报告30余次,多次担任国内外学术会议大会及分会主席。
教学与人才培养情况:
为本科生开设《工程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流态化工程》和《能源转化的化工基础》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高等流体力学》、《传递过程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和《高等能源化学工程》等课程。
硕士研究生招收学术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和专业型(能源动力);博士研究生招收学术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采取团队联合指导方式,重视学生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创新及实践环节,在校期间多人获得留学基金委或国外资助,毕业生主要在能源、环境和材料类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就业或者在国外合作团队继续深造。欢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有志青年加入团队。
主要科研项目情况:
[1].低温等离子体与微波强化污泥低热值煤流化床气化制合成燃气及残灰制地聚物固化重金属(2020-2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
[2].燃煤烟气中多种重金属污染物的联合控制技术与示范(2013-2015,国家863课题,课题负责人)
[3].流化床内B类颗粒介尺度流动特征及其对煤气化过程影响(2015-2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项目负责人)
[4].射流调控的生物质与煤共燃流化床内流动和反应机理研究(2011-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5].二氧化碳新型固相吸附捕获的应用基础研究 (2011-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项目负责人)
[6].流化床内二元颗粒体系流动特性的CFD模拟与介观尺度固体黏性作用机制研究(2010-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7].燃煤电厂低成本高效烟气污染物脱除技术及示范工程(2015-2017,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学术负责人)
[8].低热值煤循环流化床清洁燃烧技术研究(2014-2017,山西省煤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学术负责人)
[9].其他产学研项目包括:燃煤机组掺烧城市污泥、脱硫和脱硝技术优化、重金属现场测试与性能评估及新型储能和电池性能优化等。
主要获奖情况:
[1]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农林剩余物多途径热解气化联产炭材料关键技术开发)),排名第三;
[2]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煤矸石煤泥清洁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排名第二;
[3]2021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生物质热解气化多相流动反应机制和应用基础),排名第一。
依托的研究所及省部级实验室:
低碳能源过程强化研究所
热电生产过程污染物监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