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转化与储能技术研究所
时间: 2022-07-13 来源:
1 团队简介
太阳能转化与储能技术研究所成立于2022年6月,依托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在我国“双碳”背景下,展开对可再生能源进行高效清洁利用的研究。结合学校的电力特色与优势,围绕太阳能转化及相关储能技术中的前沿基础与技术瓶颈问题,在太阳能高效转化与利用、单相/相变储热、电化学储能、热化学储能等方面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承担了3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Journal of Power Source、ACS Applied Interface and Materials、Applied Energ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Science Bulletin等高水平期刊发表众多太阳能和储能相关的研究成果,授权专利多项。
2 导师介绍
徐超
教授,博士生导师,能源电力创新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太阳能转化与储能技术研究所所长
研究方向:太阳能热利用、储热、热化学制氢、电解水制氢与燃料电池
邮箱:mechxu@ncepu.edu.cn
巨星
教授,博士生导师,太阳能转化与储能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方向:锂离子电池热管理与安全防护、电力电子高热流密度散热、太阳能光伏/热复合技术、单相/相变储热、储能与综合能源系统
邮箱:scottju@ncepu.edu.cn
陆规
教授,博士生导师,太阳能转化与储能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方向:先进热管理技术、火电/核电热工水力过程多尺度仿真及数字孪生技术、低品位能高效利用
邮箱:lugui@ncepu.edu.cn
叶锋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电解水制氢与燃料电池、太阳能热化学制燃料、储能材料及系统
邮箱:fye@ncepu.edu.cn
刘桂成
教授
研究方向:光电转换/储能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电解池等
邮箱:gcliu@ncepu.edu.cn, log67@163.com
廖志荣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相变传热传质机理、热质储能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邮箱:zhirong.liao@ncpeu.edu.cn
王天虎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传热传质、电化学储能、光热电能量转换
邮箱:thwang@ncepu.edu.cn
彭曼华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储能材料基础电化学研究、芯片电池器件设计及应用研究、水电解制氢技术应用研究
邮箱:pmh502@ncepu.edu.cn
柳华蔚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碳氢火焰温度及气固相组分测量技术、太阳能光伏/热系统设计及优化、分频纳米流体光学特性调控及应用
邮箱:liuhw@ncepu.edu.cn
夏昕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能源材料计算设计和高通量理论计算、新型低铂高效燃料电池催化剂设计、太阳电池材料与光催化材料
邮箱:xxia@ncepu.edu.cn
刘赟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能源的高效利用及节能理论与新方法、传热传质优化理论及技术、太阳能热利用、储热新技术
邮箱:liuyunlucia@ncepu.edu.cn
蒋琼琼
讲师
研究方向: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利用、太阳能热化学储能、化石能源清洁转化、CO2减排与利用
邮箱:qiongqiongjiang@ncepu.edu.cn
3 研究领域
1. 太阳能高效转化与利用
技术领域:太阳能全光谱捕获与高效转化;太阳能光伏/光热转换及利用;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电池材料与光催化材料。
1.1 太阳能全光谱分频梯级利用
研究了太阳能全光谱分频利用中核心的理想分频窗口选取问题,全面总结归类现有的理想光学窗口(IOW)划分方法,基于数值模型,从系统性能和热经济学的角度,建立IOW划分理论;开发光-热完全耦合的数值计算模型,引入辐射过程的光谱特性,考虑聚光辐射过程的方向差异,实现在纳米流体内的光-热完全耦合,实现光学过程、流动传热与光伏电池光电转化过程的耦合计算;开展了不同分频结构的实验研究,明晰了实际环境下的电、热、综合性能。
1.2 太阳能光伏/热器件减损与高效转化
研究了太阳能电池的微观光-电-热耦合机理,从动力学角度,量化了不同生热机理,建立了光谱-损耗的联系与降损路径;研究了非均匀辐照下电池阵列的失配损失机理,明晰了非均匀辐照与电池层电路拓扑结构对电池转化效率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了光伏/热器件的多场耦合特性,阐明了电路和温度场的相互影响机制;研究了光伏/热器件的跨尺度效应,明确太阳能-电能-热能转化链条与调控理论。
1.3 聚光太阳能复合发电系统
研究了聚光太阳能特性,提出了能量梯级匹配的新型塔式光伏-光热复合发电系统,在未影响光伏效率的同时,热质温度提高至150℃以上,综合发电效率达34%。针对风光利用中的弃风弃光问题,建立了新型可切换光伏-光热系统,通过电-热转换实现弃电热存储,具备匹配负载和降低弃风弃光率的潜力。建立了柔性电、热输出光伏-光热系统,新型系统可再生资源的渗透性提高15%,度电成本降低8.8%。
2. 储热/热化学储能
技术领域:储热中的传热传质问题;热能存储材料开发;多相传输过程;热化学制氢;热化学制燃料;太阳能热化学储能。
2.1 热能存储材料-单元-系统
研究了有机、熔融盐、金属基等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成型工艺、热物性和循环稳定性;研究了复合热化学跨季节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吸脱附性能及反应动力学特性;研究了高温金属基相变材料的微胶囊化封装方法、储热能力、耐氧化性和防腐蚀效果;研究材料相变关键过程的演变机理与调控机制。开发的相变微胶囊储能材料,显著改善储热/放热性能。深入分析发现,在储热与放热过程中,相变微胶囊中掺杂膨胀石墨,极大的改善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探究储热过程的热性能影响因素,分析传热强化方法。研究了球形、管束式/套管式、管壳式和级联式等类型的相变储热单元中熔融盐、石蜡等相变材料的储热过程;分析了结构、传热流体的温度和流量等因素对储热单元热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翅片、泡沫铜等方法对储热单元的传热强化作用。
研究了堆积床斜温层储热系统的动态循环特性,揭示了相变颗粒堆积床斜温层分层机制和传热规律;研究了堆积床斜温层储冷系统以超临界液氮和超临界压缩空气为传热流体石英石块作为蓄冷介质的动态热性能;开发了新型低成本、高灵活性、高效率的复合储热系统;研究了高温平板型相变储热系统的循环性能,讨论了不同操作参数的影响效果,提出了设计方法;设计了用于空间加热的电蓄热装置;研究了太阳能跨季节供热系统的多年运行特性。
2.2 太阳能热化学储能
围绕热化学储能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结合材料反应动力学与形貌演化规律,构建高循环稳定性的材料的主动设计原则;通过揭示颗粒系热质传递特性,提出热质传递与热化学反应的匹配原理,建立多场耦合分析模型,提出多场耦合协同与强化机制,对储能单元进行拓扑优化与性能调控,实现反应器型式优选,功能性结构设计,波动热流下变工况性能调控。
2.3 太阳能热化学制燃料
围绕高温热化学制燃料技术中催化剂各组分协同作用机理,揭示反应机理及产物选择性调控和定向提质规律,研究催化剂材料抗失活机制,实现高效稳定的复合催化剂体系的遴选和设计;明晰太阳能热化学制氢反应器中光热转化、热质传递与化学反应多场耦合机理与强化机制,探索高效太阳能聚光器匹配集成,建立太阳能连续式热化学制燃料集热反应器设计、优化、调控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连续式热化学制燃料反应器中光热转化、热质传递与化学反应多场耦合机理与强化机制,建立太阳能热化学连续式膜反应器设计、优化、调控的理论与方法。
围绕热化学储能单元多相传输过程,明晰材料内热质传递与动力学匹配原理和气固两相流多物理场耦合协同机制,提出性能调控方案。围绕热化学储热过程中移动界面与固定界面上复杂的气固界面反应过程,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先进表征测试手段,明晰材料内部和纳微界面的扩散-吸附-反应多步连续过程耦合机制,明晰界面处热传导、离子传输、化学反应等过程阻力因素,发展反应型界面动力学理论,提出气固界面传输-反应强化方法。
3. 氢能与燃料电池
技术领域:电解水制氢与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和技术;电解水制氢、燃料电池多物理场模拟及水热管理;氢能与低碳发展战略和规划。
3.1高性能低成本催化剂开发
开展高性能、低成本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催化剂研究。采用电沉积法制备铂基催化剂,研究生长机理和动力学参数,用于燃料电池的低载量高性能铂基催化剂;采用静电纺丝法成功制备了用于析氧反应的新型Pt-IrO2纳米纤维催化剂;研究在酸性、高电位下阳极催化剂组分与结构的演变规律及其对析氧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高性能、长寿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性能衰减机理和优化方案。
3.2 PEM电解池/燃料电池多物理场耦合模拟及水热管理研究
研究了PEM电解池/燃料电池不同运行参数和结构参数对电池内水热分布和电解池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不同操作条件下内部多物理参数的动态响应特性,提出运行工况的优化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复合叉指射流流场结构,实现电解池内部液体饱和度、温度和电流密度的分布均匀性提升。针对PEM电解水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进水温度调节方法,开展了系统的能量效率和㶲效率分析,发展了能源综合高效利用的优化理论和方法。
3.3 PEM电解池两相传输及多场耦合分布特性实验
通过流场可视化、分段式电解池及原位测量方法,获取PEM电解池内部水气两相输运情况及局部电-热分布情况。并基于此结论搭建了具有新型复合射流流场结构的PEM电解池的三维两相稳态模型,提出了新型复合双极板流场结构,该结构可加强流动控制、促进多物理场耦合均匀分布,实现热质传输过程均一性的提升。
4. 电池与电化学储能系统
技术领域:电化学储能中的输运现象;电池与电容材料;电池器件设计及应用;锂离子电池热管理与安全防护;储能电站能量管理系统优化;燃料电池及混合储能;多能互补智慧冷端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技术。
4.1 电池材料与器件
聚焦于新型二次电池系统电池材料以及相关器件的设计,开发新型具有竞争力的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的电极材料;围绕电池基础科学问题,借助理论计算和实验技术,研究电极的机制-结构-性能之间的关联关系。未来希望结合实际场景需求,进行上、中、下游贯通式研究。
4.2 电池热管理热安全
研究电池热管理和安全防护技术,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大规模储能电池系统热管理的流动传热组织方式,不同传热原理下的浸没式冷却技术、储能电池热失控机理分析、极高热流密度下的冷却降温技术、电池应急冷却与热燃阻断技术、冷却系统优化技术等。在热管理与热安全方面,课题组首次提出歧管微针翅流动传热技术、将有关技术应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燃料电池系统、芯片冷却等。
航空航天、核电、电力电子等极端条件下的安全运行开展热管理和热防护研究工作,发展从系统、部件到关键过程的多尺度调控方法。
4.3 储能电站数字孪生
随着全球电池储能电站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安全事故频发,安全运维问题亟待解决。本团队围绕储能及动力电池安全运行,开展了多层级热控/热蔓延阻隔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开发。构建从单电池、电堆到集装箱的电化学-热-流-力跨尺度多物理场模型和快速降阶模拟方法,研发测量盲区反演技术,发展运维大数据数据挖掘和非线性神经网络预测方法,构建物模-数模互联接口,建立储能电站数字孪生运维平台。
4 代表性国家级科研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授予单位 |
年度 |
1 |
10MW级先进压缩空气 储能技术研发与示范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
科技部 |
2017—2021 |
2 |
大规模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集成及调控策略 |
国家“973计划”课题 |
科技部 |
2012—2015 |
3 |
光伏/风电等波动性电源电解制氢材料和过程基础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
科技部 |
2021—2025 |
4 |
能量传递转化与高效动力系统 |
创新群体 项目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委员会 |
2018—2023 |
5 |
****人才 |
人才项目 |
中组部 |
2018—2020 |
6 |
多场耦合热质传输 |
优秀青年 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16—2018 |
7 |
有机框架电极材料层间调控及锂(钠)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
面上项目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23—2026 |
8 |
波动性电力输入下电/热特性对质子交换膜电解池层间控与界面传输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23—2026 |
9 |
纳米颗粒界面自组装流动-扩散尺度协同机理及调控 |
面上项目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21—2024 |
10 |
纳米流体光谱特性与温度的关联规律及分频光伏光热器件能量转化调控机理研究 |
面上项目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19—2022 |
11 |
水合盐复合材料热化学储热性能强化机理与多尺度 传热传质的 关联规律 |
面上项目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19—2022 |
12 |
纳米多孔碳电极/离子液体界面离子输运特性及选择性储能机理 |
面上项目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19—2022 |
13 |
微/纳米双孔分布多孔介质耦合换热关联机制及异质界面热质传递 |
面上项目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18—2021 |
14 |
基于相转移萃取技术中空贵金属纳米材料宏量制备 过程研究 |
面上项目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15—2018 |
15 |
机器学习辅助设计新型金属-MXene复合结构燃料电池催化剂 |
青年科学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21—2023 |
16 |
基于发射和干涉效应的碳氢火焰气固两相组分浓度在线测量方法研究 |
青年科学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22—2024 |
17 |
二元硝酸盐固液相变过程 糊状区演变规律研究 |
青年科学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18—2020 |
18 |
电场下含带电Janus纳米颗粒流体的湿润及相变特性研究 |
青年科学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17—2019 |
19 |
基于离子风冷却的LED集成系统耦合建模及性能优化研究 |
青年科学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15—2017 |
20 |
非均匀辐照及温度场下密集阵列聚光光伏系统的光-热-电耦合机理 |
青年科学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15—2017 |
21 |
考虑风场空间相关性的聚光结构风荷载和风致响应研究 |
青年科学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14—2016 |
22 |
中空核壳结构Cu@SiO2颗粒的可控合成及高温储热性能研究 |
青年科学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12—2014 |
23 |
熔融盐斜温层混合储热系统中的流动与换热过程及其耦合机理研究 |
青年科学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委员会 |
2012—2014 |
24 |
SAR天线展开机构热力特性研究及样机开发 |
横向课题 |
北京微焓 热控科技 有限公司 |
2022—2025 |
25 |
能源环保数字孪生技术开发 |
横向课题 |
北京 象新力科技 有限公司 |
2021—2026 |
26 |
新型储能的氢热联供技术研究 |
横向课题 |
全球能源 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1—2023 |
27 |
一种基于粉煤灰的复合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
横向课题 |
全球能源 互联网研究 院有限公司 |
2021—2022 |
28 |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动态模型优化控制研究 |
横向课题 |
中广核 太阳能开发 有限公司 |
2021—2021 |
29 |
工质液体在金属表面的润湿特性研究 |
横向课题 |
常州微焓 热控科技 有限公司 |
2020—2021 |
30 |
PEM电解水制氢系统优化研究 |
横向课题 |
三峡集团 |
2020—2022 |
31 |
火电厂余热深度利用、节水及消白综合改造技术研发 |
横向课题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电力设计院 |
2019—2021 |
32 |
安注水旁通分析 |
横向课题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2019—2020 |
5 平台条件
研究所依托“电站能量传递转化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整合了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能源电力创新研究院等机构在太阳能、储能等领域的优势科研资源。拥有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仪、高通量太阳能聚光模拟器、高温热化学转化及在线检测平台、同步热分析-红外光谱联用系统、气相色谱仪、电化学工作站、压汞仪等实验平台,为太阳能和储能技术所需的研发、检测、评估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6 人才培养
研究所高度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多年来,培养硕博生百余名,共有4人获国家奖学金、8人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9人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等全国或省部级科技竞赛中获奖。
7 国内外交流
团队主要成员毕业于世界知名大学,先后赴香港科技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过程、材料与太阳能实验室、瑞典麦拉达伦大学、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德国汉诺威大学等学校或研究机构开展学习与合作研究。团队学生目前与丹麦技术大学、英国赫尔大学、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等课题组合作,公派留学联合培养博士3名、硕士1名,已发表5篇SCI期刊论文。与国内包括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电工研究所、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国际知名的太阳能与储能研究团队开展合作研究。与三峡集团、国家电网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研究所将努力拓展与国际/国内太阳能和储能研究团队以及相关企业的合作交流,为装置研发和工程示范提供技术支撑。研究所希望与更多的国内外研究团队和企业单位开展交流与合作,发展建设高学术和技术水平的交流平台。
8 快乐的科研生活
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可以帮助大家调整心态、减轻压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团队成员在科研工作中孜孜不倦、力争上游,在科研生活之余,团队内部的娱乐活动也多姿多彩。聚会聚餐——研究生期间会有许多纪念性的日子,团队成员生日、项目结题的日子、发放奖学金的日子……大家聚在一起回首过往历程,畅谈人生理想。体育运动——办公室拥有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飞盘等多种运动器材,每到天高云淡、风清气爽的周末,团队内部都会组织体育活动、户外活动。毕业合影——“仪式感”是最高级的浪漫,每到毕业季,团队老师和成员会和毕业同学一起拍合影留念,为大家的学生生涯留下最完美的印记。
毕业合影留念
聚会聚餐合影
体育活动合影
9 就业情况
已毕业研究生均在高校、研究所、大型央企/国企/民企从事研究或管理工作,包括扬州大学、北方民族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新疆工程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国家能源集团国神技术研究院、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院、西安热工研究院、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节能中心、江苏苏美达成套公司、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激光显示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长春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西电集团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等。
10 招生要求
研究所长期招收优秀推免或统招硕士生(学术硕士、全日制专业硕士);直博生或招考博士生(学术博士、工程博士)。申报条件如下:
1. 人品端正,具备基本的科研素养、严谨端正的科研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储能科学与工程、氢能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背景优先;
3. 拥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在高水平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过论文优先;
4. 身心健康,积极乐观,踏实肯干,勤奋好学。
11 加入我们
联系人:
巨星(scottju@ncepu.edu.cn/010-61773876)
陆规(lugui@ncepu.edu.cn/010-61773876)